电容式微加速度计
- 2019-10-10-
电容式微加速度计是最常见的,也有成熟推广的产品。其基本原理就是将电容作为检测接口,来检测由于惯性力作用导致惯性质量块发生的微位移。质量块由弹性微梁支撑连接在基体上,检测电容的一个极板一般配置在运动的质量块上,一个极板配置在固定的基体上。图2所示为典型的三明治结构的平板电容式微加速度计。还有AD 公司开发的电容式微加速度计采用梳齿阵列电容作为检测接口。电容式微加速度计的灵敏度和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温度漂移小、功耗极低,而且过载保护能力较强;能够利用静电力实现反馈闭环控制,显著提高传感器的性能。
上一条: FOG 中影响互易特性的因素及这些因素可能的解决途径
下一条: MEMS微加速度计的工作原理
相关行业知识
- MEMS惯性测量单元浅谈加速度计
- 定位定向系统简述组合导航
- 激光陀螺仪与光纤陀螺寻北仪区别
- 如何正确分辨MEMS加速度计与MEMS陀螺仪?
- 光纤陀螺寻北仪浅谈组合导航松散组合结构设计
- 光纤陀螺寻北仪与光纤陀螺钻孔测斜仪
- 光纤陀螺寻北仪——小陀螺的科技革命
- MEMS IMU的广泛应用
- 光纤陀螺寻北仪原理和应用
- 如何挑选光纤陀螺寻北仪?
- FOG 中影响互易特性的因素及这些因素可能的解决途径
- 陀螺仪的定义
- 陀螺仪的基本特性
- 惯性导航系统的常见坐标系是什么?
- 惯性导航的结构
- 惯性导航的优缺点
- 简单介绍一些使用新型陀螺仪的捷联导航系统
- 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的初始对准
- 捷联惯导系统初始对准的主要特点
- 区分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