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在反馈环路中采用MEMS惯性测量单元(IMU)的高性能运动控制系统,传感器对准误差往往是其关键考虑之一。对于IMU中的陀螺仪,传感器误差描述各陀螺仪的旋转轴与系统定义的惯性性参考系(也称为串联坐标系)之间的角度差。为了管控对准误差对传感器精度的影响,可能需要独特的封装,特殊的组装工艺,甚至在最终配置中进行复杂的惯性测试。
设计系统的IMU功能架构时,有三个基本指标概念需要了解和评估:误差估计,对准误差对系统关键行为的影响以及电子对准(安装后)。初始误差估计可以包括IMU以及在运行过程了解这些误差对系统的关键功能的影响在于关联相关性能目标,防止过度处理问题,同时管控无法兑现现存的性能和成本承诺的风险。最后,为了优化系统的性能或以成本换空间,可能需要某种形式的电子指针。
预测安装后的校正误差-一个应用的校正精度由两个关键因素决定:IMU的校正误差和在运行过程中将其固定位置的机械系统的精度。IMU的贡献(IMU)和系统的贡献(SYS)通常并不相关,估计总对准误差时,常常是利用和方根计算将这两个误差源合并。
某些IMU规格表通过轴到封装校正误差或轴到坐标系校正误差等参数来量化误差。
上一条: 高精度石英加速度计的原理是什么?
下一条: 哪种IMU可以应用于打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