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昨天透露,根据计划安排,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已完成全部拓展试验,计划于北京时间2019年7月19日择机受控离轨并再入大气层,少量残骸将落入南太平洋预定安全海域(西经160度~90度、南纬30度~45度)。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在天宫一号备份目标飞行器基础上改进研制而成,由实验舱和资源舱组成,总长10.4米,舱体最大直径3.35米,太阳帆板展开后翼展宽度约18.4米,起飞重量约8.6吨,具有与神舟载人飞船和天舟货运飞船交会对接、实施推进剂在轨补加、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等重要功能。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于2016年9月15日发射入轨,设计在轨寿命2年,截至目前,已在轨飞行超过1000天,平台及载荷功能正常、状态良好,受控再入大气层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按预定计划扎实稳步推进。
天宫二号上有着不少“上海元素”。由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与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巧手搭建的迷你培养箱,完成了国内首次“从种子到种子”的空间长周期培养,为未来建立以植物为基础的空间生命生态系统、控制植物开花、提高植物生产效率等提供了依据。
上一条: 解放军055大驱表现相当给力
相关新闻
- 光纤陀螺寻北仪浅谈组合导航提升飞行
- 超低价寻北仪浅谈垂直陀螺仪让飞行器更稳定
- 测绘定位定向系统在高空车控制系统中的多样化监测功能
- MEMS惯性测量单元灵活应对自动驾驶需要
- 浅谈航向姿态测量系统AHRS与IMU的区别
- 光纤陀螺寻北仪发展与应用
- 航向姿态测量系统AHRS可靠的航空监控
- 光纤陀螺寻北仪在生活中的应用
- MEMS惯性测量单元的普及与运用
- MEMS惯性测量单元在航空业中的重要意义
- 解放军055大驱表现相当给力
- “天宫二号”即将迎来谢幕时刻
- 嫦娥5号将实现多个首次
- 空间站进入正式建设阶段
- 直升机关键部件寿命提升一倍
- 辽宁舰出宫古海峡后,突然全速南下
- 陆海空火箭军主战装备
- 中国民营火箭首次成功发射入轨
- 中国长征火箭发动机可控着陆
- 民营公司成功发射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