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航天技术的发展来说,这种任由使用过的火箭残骸随意掉落的情况,越来越不合适,所以,航天科技工作者就开始攻关,能不能给发射溅落的火箭弹体,加上控制系统,准确降落在指定区域,从而完全避免人员伤亡,而且还可以将发动机经过检修后,多次重复使用,这是一举两得的美事,何乐不为?
最近中国长征-2C火箭发射时,细心的朋友就发现,这款火箭中央安装了四块格栅翼,这也是中国火箭的第2次,第一次安装格栅翼是神舟飞船逃逸仓上使用,这种设计最大的好处是,操纵功率比较小,操纵效率比较好。
这一次发射,也是中国航天,第一次进行重复回收火箭的第一次尝试,结果取得了圆满成功,第一次试验,仅仅研制控制性能,从现有公布的降落情况来看,火箭弹体姿态稳定,90度姿态垂直下降,在距离地面几十米高度,启动小型反推火箭,为火箭减速,最终做到了精确定点。
上一条: 民营公司成功发射火箭
下一条: 中国民营火箭首次成功发射入轨
相关新闻
- 光纤陀螺寻北仪浅谈组合导航提升飞行
- 超低价寻北仪浅谈垂直陀螺仪让飞行器更稳定
- 测绘定位定向系统在高空车控制系统中的多样化监测功能
- MEMS惯性测量单元灵活应对自动驾驶需要
- 浅谈航向姿态测量系统AHRS与IMU的区别
- 光纤陀螺寻北仪发展与应用
- 航向姿态测量系统AHRS可靠的航空监控
- 光纤陀螺寻北仪在生活中的应用
- MEMS惯性测量单元的普及与运用
- MEMS惯性测量单元在航空业中的重要意义
- 民营公司成功发射火箭
- 中国将建首个海上发射母港
- 122火箭弹射程也到了50公里
- 中国大飞机迎来利好
- 全球首颗探月微卫星降落月背
- 迷你版055露脸
- 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Ⅱ空间应用方案顺利通过评审
- 东风26一击命中,摧毁百公里外目标
- 中国民营航天露峥嵘
- 歼-20开弹仓全图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