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可重复使用载人飞船的研制,主要有两大方向。
一种是让飞船同时兼具航天器和航空器的特征,在太空时做轨道飞行,在大气层内则能通过机翼做动力飞行或无动力滑翔。此类飞船的特点是可操作性强,适用范围广,回收简便,代表了未来主要发展趋势,但研发难度较大。
以前,美国的航天飞机是这类飞船的代表,现在则以X-37B轨道飞行器为首。另外,被航天迷所热衷的“空天飞机”也属于此类。
另一种与目前广泛使用的载人飞船在外形、发射方式以及回收途径上差别不大,但采用了各种新型技术使飞船能在短时间内重复使用。如可重复使用动力技术、高强度轻质主结构技术、轻质低烧蚀热防护材料技术、无损着陆回收技术等。
这类飞船目前发展最为成熟的,是美国SpaceX公司的“龙”飞船。该飞船是SpaceX为NASA商业轨道运输服务项目研制的,分为货运和载人两种型号。除了乘员运输时必要的逃逸救生系统和生命保障系统,两种型号的飞船在构型上几乎相同,以便于能在货运与载人能力之间快速转变。
“龙”飞船主要包括一个体积为10立方米的加压返回舱(最多可以承载7名航天员),和一个体积14立方米的非增压货物舱。到目前为止,“龙”飞船的货运型号已经实现了第二次重复使用,其载人型号也在今年3月发射成功(运载了一个假人模型)。因此,“龙”飞船可能成为最先摘得桂冠的可重复使用载人飞船。
根据此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透露的信息,中国的可重复使用载人飞船应该和“龙”飞船一样,走的是比较稳妥的路线。
资料显示,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将采用返回舱与服务舱两舱构型,全长约9米,最大发射重量约23吨;在充分继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有技术的基础上,在结构、推进、回收、可重复使用等方面采用了一系列先进技术,使飞船具备高可靠、高安全、低成本和宜居的特点。相信中国“龙”遨游太空也应该指日可待了。
划重点:可重复使用载人飞船是指在执行了一次任务后,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测试和维护,就可以快速投入下一次任务的飞船。相比那些“用过就扔”的一次性飞船,可重复使用飞船不仅可以大幅缩短任务的准备时间,提高航天发射频次,还可降低单次任务的成本,堪称未来的太空“计程车”。
上一条: 玉兔2号在月球背面发现“外太空玻璃”
下一条: 中国无人机首次打入欧洲市场
相关新闻
- 光纤陀螺寻北仪浅谈组合导航提升飞行
- 超低价寻北仪浅谈垂直陀螺仪让飞行器更稳定
- 测绘定位定向系统在高空车控制系统中的多样化监测功能
- MEMS惯性测量单元灵活应对自动驾驶需要
- 浅谈航向姿态测量系统AHRS与IMU的区别
- 光纤陀螺寻北仪发展与应用
- 航向姿态测量系统AHRS可靠的航空监控
- 光纤陀螺寻北仪在生活中的应用
- MEMS惯性测量单元的普及与运用
- MEMS惯性测量单元在航空业中的重要意义
- 玉兔2号在月球背面发现“外太空玻璃”
- 075已完成涂装,最快下周就能下水
- 我国成功发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
- 又一枚火箭从西昌升空
- 玉兔二号重现47年前月球金属光泽颗粒
- 中国海军首艘075型两栖攻击舰下水
- 歼-10C战斗机与鹰狮战斗机同时登场
- 火箭民企星河动力运载火箭“三合一”试验成功
- “雪鹰301”直升机将执行我国第36次南极科考
- 东风导弹打航母究竟靠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