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消息报道,在9月23日凌晨5点10分,一枚长征3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其搭载的第47、48颗北斗导航卫星,也已经顺利入轨,后续将进行在轨测试,并适时入网提供定位导航服务。
一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相信不少人会被这47、48两个数字给震撼到,要知道当今GPS的卫星总数也才24枚,进行如此大规模的卫星组网工程,全世界目前也只有中国办得到。我国的卫星导航系统自上世纪80年代进行项目前期的探索工作以来,至今已经走过了近40年的时光。
曾经为了积累相关领域的技术,我们的航天人在90年代也曾低下头,向欧洲的伽利略项目寻求合作。可后来的事可能很多人都已经知道了,我们钱没少给,但始终都被排除在项目的核心领域之外。
而在汶川地震时,因为GPS系统被人为关闭,导致我军一架米-171直升机在山区坠毁,机上人员全部牺牲,这一系列的遭遇,更加使得中国航天人坚定了开发北斗系统的决心。现在,我们的北斗系统与美国的GPS、欧洲的伽利略,还有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一同成为了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认定的供应商。
这个“俱乐部”说是有4个成员,但看看最近的新闻就知道,欧洲伽利略系统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故障,能否继续担当大任,可能欧洲空间局自己都没有多大把握;而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则是一直没有多大动静,这大概是跟他们目前的经济现状有关,毕竟这个工程真的很耗钱。
上一条: 玉兔二号重现47年前月球金属光泽颗粒
下一条: 我国成功发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
相关新闻
- 光纤陀螺寻北仪浅谈组合导航提升飞行
- 超低价寻北仪浅谈垂直陀螺仪让飞行器更稳定
- 测绘定位定向系统在高空车控制系统中的多样化监测功能
- MEMS惯性测量单元灵活应对自动驾驶需要
- 浅谈航向姿态测量系统AHRS与IMU的区别
- 光纤陀螺寻北仪发展与应用
- 航向姿态测量系统AHRS可靠的航空监控
- 光纤陀螺寻北仪在生活中的应用
- MEMS惯性测量单元的普及与运用
- MEMS惯性测量单元在航空业中的重要意义
- 玉兔二号重现47年前月球金属光泽颗粒
- 中国海军首艘075型两栖攻击舰下水
- 歼-10C战斗机与鹰狮战斗机同时登场
- 火箭民企星河动力运载火箭“三合一”试验成功
- “雪鹰301”直升机将执行我国第36次南极科考
- 东风导弹打航母究竟靠不靠谱?
- 大国重器!32个装备方队接受检阅
- 国庆70周年阅兵受阅装备规模之大类型之全创历史之最
- 各国卫星精度比拼:美0.1米,俄1.2米,后起之秀的中国呢?
- 预警雷达方队:大国之眼守望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