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是守卫祖国的“千里眼”。我国的雷达事业在1949年起步,从第一批担负城市防空任务的对空监视哨、第一个防空情报分队,到第一个雷达营、第一个雷达旅,雷达兵伴随新中国一起走过了70年历程,几代雷达人接续奋斗,默默奉献,铸就了护卫国家空天安全的重要战略基石。
方队领队介绍说,此次受阅的雷达装备,是我国新一代预警探测体系的骨干装备,均是首次受阅。与传统雷达相比,这些雷达有强大的战场感知能力,能够有效应对各种空天威胁,具有体制新、集成高、精度准、威力大等特点。
铁流滚滚,雷达无声,仿佛向世人昭示着雷达兵默默奉献、顽强拼搏的光荣传统。自组建以来,雷达部队官兵大多驻守在条件艰苦的大漠边陲、海岛山巅。作为国家空防体系的眼睛,他们绝不能“睡着”,甚至不可以“眨眼”,必须24小时轮流战备值班。异常艰苦的生活环境和枕戈待旦的打仗意识,锻造了雷达兵像松柏一样坚韧顽强的品质。
最具代表的是甘巴拉雷达站,驻守在海拔5374米的甘巴拉山上,空气密度不到海平面的一半,每年8级以上大风要刮9个月,紫外线照射强烈,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人控雷达站。全站官兵怀着对祖国的赤胆忠心,克服低压、低氧、低温等恶劣条件,扎根高原,顽强拼搏,培育形成了“甘愿吃苦、默默奉献、恪尽职守、顽强拼搏”的甘巴拉精神,1994年被中央军委授予“甘巴拉英雄雷达站”荣誉称号。
“一颗红心爱祖国,我为祖国守领空。”今天,英雄的雷达兵以威武的列阵、坚定的步履,再次宣示了他们对党和人民永远不变的忠诚。
相关新闻
- 光纤陀螺寻北仪浅谈组合导航提升飞行
- 超低价寻北仪浅谈垂直陀螺仪让飞行器更稳定
- 测绘定位定向系统在高空车控制系统中的多样化监测功能
- MEMS惯性测量单元灵活应对自动驾驶需要
- 浅谈航向姿态测量系统AHRS与IMU的区别
- 光纤陀螺寻北仪发展与应用
- 航向姿态测量系统AHRS可靠的航空监控
- 光纤陀螺寻北仪在生活中的应用
- MEMS惯性测量单元的普及与运用
- MEMS惯性测量单元在航空业中的重要意义
- 远望7号船圆满完成高分十号卫星海上测控任务
- 中国首艘两栖攻击舰下水
- 我国首颗极地遥感小卫星“京师一号”初显身手
- 中国明年将发射火星探测器
- 被两枚“导弹”击中 伊朗油轮红海遇袭
- 歼-20战机列阵人民空军“王牌部队”
- 中国首个本土极地破冰船开始处女航
- 东风41携带核弹头数量超俄白杨M导弹 射程更远
- 东风41至少将装备3个旅 1枚可摧毁纽约70%以上建筑
- 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四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