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首页 > 新闻动态 > 内容
中国计划更多的太空科学卫星
- 2019-10-30-

新华社厦门10月29日电中国计划在2023年之前发射四次新的科学卫星任务,科学家已经完成了在未来十年内发射的另外五次科学任务的概念研究。


自2015年以来成功发射的中国科学卫星包括:暗物质粒子探测器(DAMPE),空间尺度的量子实验(QUESS)和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HXMT)。这些是在中国科学院(CAS)的太空科学计划下进行的。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琦最近告诉中国福建省厦门市第一届中国空间科学大会,该计划的第二阶段现已开始。


第二阶段的第一个任务是太极一号,这是中国第一颗对与天基引力波检测有关的关键技术进行在轨实验的卫星,于2019年8月31日进入太空。


王说,这四个新任务包括引力波电磁对空全天候监视仪(GECAM),预计将在2020年底发射,它将搜索与引力波相关的电磁信号。


预计将于2021年底发射升空的先进太空太阳观测站(ASO-S),将帮助科学家了解太阳磁场,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


预计将在2022年底发射一颗名为爱因斯坦-探针(EP)的卫星,该卫星的任务是发现剧烈变化期间发射X射线的天体以及具有短暂高能辐射的静态黑洞。


太阳风磁层电离层链接浏览器(SMILE)是一项中欧联合任务,预计将于2023年底启动。它将着重于太阳风与地球磁层之间的相互作用。


中国科学家还完成了对五个卫星任务的概念研究,这些任务将重点研究太空中极端条件下的物理学,空基引力波检测,中高轨道量子技术实验,超长波天文观测和小行星王说。


中国空间研究学会理事长吴吉说,近年来成功发射的卫星为中国空间科学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但是,中国仍然是空间科学领域的新兴国家。吴说,与美国的几百颗科学卫星,欧洲航天局的几十颗科学卫星和日本的近二十颗相比,中国的数量仍然很少。


吴邦国说:“中国的每颗科学卫星都是高质量的,我相信中国将逐步成为空间科学领域的主要参与者。”


咨询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