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国北斗导航系统的官方消息显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47、48、52、53颗卫星已经完成在轨测试、入网评估等工作,近日正式接入系统,提供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据悉,这4颗卫星都是中圆地球轨道卫星,由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第47、48颗卫星于2019年9月23日,第52、53颗卫星于2019年12月16日,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发射。
而就在一周前,刚刚有4颗北斗卫星接入系统,分别是第41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第49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第50颗(中圆轨道卫星)、第51颗(中圆轨道卫星)。
其中,第41和49颗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分别于2018年11月1日和2019年11月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第50和51颗卫星由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研制,于2019年11月23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2018、2019年,中国分别执行39次、34次航天发射任务,都是世界第一,2020年有望第一次超过40次,其中包括多个重大工程,尤其是北斗系统今年将实现收官,进而最终建成北斗全球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全方位对标GPS。
但这绝不是北斗系统的终点。根据规划,到2035年前,我国还将建设完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时空体系。
下一条: 远望6号:我已出海,感觉良好!
相关新闻
- 光纤陀螺寻北仪浅谈组合导航提升飞行
- 超低价寻北仪浅谈垂直陀螺仪让飞行器更稳定
- 测绘定位定向系统在高空车控制系统中的多样化监测功能
- MEMS惯性测量单元灵活应对自动驾驶需要
- 浅谈航向姿态测量系统AHRS与IMU的区别
- 光纤陀螺寻北仪发展与应用
- 航向姿态测量系统AHRS可靠的航空监控
- 光纤陀螺寻北仪在生活中的应用
- MEMS惯性测量单元的普及与运用
- MEMS惯性测量单元在航空业中的重要意义
- 远望号火箭运输船队完成两次火箭海上运输任务
- 中国新型BZK005C无人机高原射导弹 靶标灰飞烟灭
- 中国今年将再发射两枚北斗卫星 以完全摆脱对GPS的依赖
- NASA将其下一代火星探测器命名为“恒心”
- 直20舰载版或将衍生至少3个型号 包括反潜和扫雷两型
- 我国成功发射第54颗北斗导航卫星
- 远望5号船在太平洋完成“北斗星”海上测控任务
- “长三甲”火箭开行“北斗专列”
- 俄罗斯发射34颗OneWeb卫星进入轨道
-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号06组卫星